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杀鹌鹑的少女》 陶杰

开始写这篇文章,并非是刚到三十岁,而是将要过了三十岁,再不写就留下遗憾了。本来想在生日那天纪念一下,结果出于不敢面对自己已经三十的事­实,一直拖着拖着就忘了。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立是指家和业,从这个角度讲,古人的标准和今人可能要对不上了。古人十四岁算成年可以嫁娶,十八岁可以抱着娃热炕头。今人十八岁上大学,二十二岁本科毕业,二十四五岁研究生毕业,再不小心读个博士,二十七八才出来工作,事业起码要到四十岁才立的起来吧。再者由于现代社会已早已迈过农业文明阶段,人们的物质极大丰富,加上西方科学在医疗领域的贡献,今人的寿命已大大延长,百岁老人在周边也越来越常见。

每个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衰老,特别是我们伴着数字化时代成长的90一代。从高考毕业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不觉间人生最重要的事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当时经意或不经意的选择,但却由不得我们细细回顾,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往前不停地奔跑。从回忆看时间过得很快,从当下看时间总是不够用,从未来看时间总是看似无尽。

总感觉自己还年轻是数字时代给我们的错觉,即­使我们是说心态上的年轻,也是相对思想观念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每年都感觉去年的自己是个你傻逼,这其实是岁月在身心又留下一轮痕迹,提醒我们时间是有价值的。为什么时间总有这种错觉呢?成年后我们明显感觉时间过得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小时候总觉得时间很漫长,当大人训斥我们幼稚的时候,当学校做不完的考卷压在案头的时候,当看到喜爱的mp3要攒好几个月的零花钱的时候,我们就迫不及今天长大,我们以为迈入大学迈入社会,自己成为成年人,就可以无拘无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看见什么买什么。那时的时光总是过的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写一封情书也需要辗转反侧,再找中间人帮忙投递,忐忑地等待结果,那时间感觉是一辈子。而甜蜜的时间总是短暂,总是幻想体育课再久点,这样就可以和她一直在一起。我们觉得快和慢是相对的,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想快速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当我们盯着它是,欲求越强而结果需要越久到来就越觉得慢。成年以后时间过的快,是因为未来的时间节点被世俗强制化为了预期结果,我们被世俗的期待推着去追赶这个结果,生怕错过。大三了该考虑读研还是工作,工作得考虑找对象,找对象得攒钱买房,刚毕业前几年收入总是涨的不快,还想趁年轻多看看着世界的精彩,于是我们知道了几年的积累换大城市的首付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刚毕业前几年,初入职场,在学校的一腔热血都想着出来好好表现,大干一番,要想升职加薪就得和同样优秀的同事去竞争,除了工作之外的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努力精进业务专业能力,996疯狂加班,周末也要充实自己,要么读书要么加班要么去提升下精神世界。我们缺的太多,我们要的太多太快,除了天上掉下比特币,运气爆棚中彩票,现实恐怕无法在工作前五年能赶上预期。

再后来我们回头一看,呀,三十了。母胎solo的,谈了对象还没敢提结婚的,结了婚的还没敢要吞金兽的,有了小孩在考虑换不换学区房的。

焦虑吗?

焦虑,当然也有人不焦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我这过去的三十年

不能像写简历一样写自己的过往,那样太无聊了。那么索性就以一些印象深刻的关键节点为里程碑来写吧。十二岁从小县城第一次去市里,晚上看着霓虹闪烁的夜景一夜没睡。十八岁第一次跨省,离开家乡去一个省会城市独立生活。二十一岁第一次坐飞机,去参加一场决定人生转折点的考试。二十二岁第一次去一线城市,参加一场竞赛。二十三岁第一次实习,二十四岁,人生第一份工作,二十六,第一次正儿八经谈恋爱,二十八岁,第一次买房结婚。

人生的重要时刻的第一次,是里程碑,也是重大转折。但是思想和认知的转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渐进累积再偶然突破。

我的第一次思想转变是去到西安,那是我第一次具身感受大城市的繁华和多元,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我的世界变得开阔起来,也忍不住在QQ签名写下现在看来挺装逼的一句话:西安,还行。十八岁,读大学路过西安,一个人在城里跑了很久,见到了很多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城市生活。感概于自己条件不够,这么大才走出县城闭塞的环境,在县城我的生活是学校学习,周末半天回家,紧张的学习节奏,脑袋里面只有一个目标:高考。当然也寒暑假没出过南阳市的范围,娱乐活动只有网络游戏和小说。看过小四的很多青春文学,喜欢《幻城》《夏至未至》,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无比向往华丽文笔描述下的城市少男少女们,想象着他们的生活,也希望有一天能亲自感受。也喜欢李开复的《与未来通行》、《做最好的自己》,对互联网有了懵懵懂懂的好感,断定手机智能化一定是未来,那会儿还不知道乔布斯刚好发布了第一款iphone。看到汶川地震诺基亚三星没有捐款,自己还在笔记上写下豪言壮语:要做世界最牛逼的手机公司,干掉诺基亚、三星这些公司。而事实证明,你曾经以为不足轻重的印象往往成了决策的最重要依据,我在高考报考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也读移动互联网,刚毕业从事APP的开发工作, 不得不说我还是跟计算机和手机有脱不了的缘分。

我的第二次思想转变是考上了研究生,在三十多个小时前往新疆的绿皮火车上收到录取消息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宿命感:这次考上研将是我人生命运最大的转折,从此虎出山林,龙跃深渊。我也暗暗对自己说,这次考上研一定不要辜负自己这一年辛苦的努力,一定不要像本科那样颓废和没有目标感,要积极主动、有所作为。那也果然,我研究生阶段还是挺精彩的,竞选了支部书记,争取了两个技术项目的负责人,组织了各种活动,参加了技术比赛,奖学金荣誉没少拿,最后提前顺利拿到了很好的实习offer并转正。研究生阶段对我来说对重要的意义是让我知道自己人生的兴奋点是什么,自己当时的能力还欠缺什么。我们在元旦晚会前一个月便学习边做,实现了一个晚会聊天,投票抽奖的APP,并成功在晚会上被五百位师生使用。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晚会结束后自己的兴奋感,感觉到自己的想法变为产品被很多的人使用并且产生价值,这种超越一切的兴奋感,让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时我在QQ上留言:一定要做自己的产品。我想那个种子就是那时候埋下的。而当时做项目我也发现自己作为一号位领导力不足的问题,欠缺的是沟通交流,不敢在公众很好地表达,也不懂团队协作和项目推进,专业技术也很薄弱。

我的第三次思想转变是转正半年没有晋升。还是无比怀念刚毕业时候的自己,那时候没有谈恋爱,住在后厂村路的冬晴园,与两个同样刚毕业的同龄人一起合租,毕业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台台式机,晚上回来还可以打两把dota2,周五下班可以约发小同事去网吧开黑,周末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做饭。也经常去公司加班学习,那时候为了不是为了赶需求而工作,就单纯地想写好代码,周末一个人专注地在公司看书,享受一个人的敲击键盘的噼里啪啦声,为自己的想法呈现出好的结果而兴奋,加班仿佛也不是什么累人的事情。为了表现优秀,一次承接太多的工作,造成线上故障,那是我第一次踩坑,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自己的能力是有边界的,一定不要做超出太多的事情。后来半年晋升,一块毕业的同学晋升而我没有赶上这次窗口,我从经理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脑都是懵的,因为自认为比那位同学优秀很多,能力实力也比他更强,但是偏偏人家就晋升了,眼泪就这么不值钱的流了下来。现在看来很可笑,可见我是一个自尊心有多强,也有点自负的人。凭什么他行,我不行,我不会认为弱别人一等,这是我骨子里的深刻价值观。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我一直的心气,做事的动力,自我的要求,当然也带来对外界反馈的敏感脆弱。所以这件事情给我打击是很大的,它用事实扇了我耳光,测试我能否振作精神,继续努力工作,忍受抬头不见低头见职级高我一等的同学。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挺住了,没有刻意努力,就是保持自己的节奏,不断地产出,在平时更加注重细节,最后拿了个好绩效,也在团队中成为核心。

我的第四次思想转变是看了杨志平的网志,知道要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那年五一我带爸爸去了杭州,去了西湖、雷峰塔、灵隐寺。毕业两年半有了一定工作阅历,需要考虑后续的长期发展安排,到底是继续呆在北京呢?还是转战杭州?自己一直没有想清楚,理想中自己当然想在北京继续闯,但现实是面临家里面买房和结婚的急迫催促,理想毕竟不能是空中楼阁。17年的十一我在北京没回老家,在互联网上无意中搜到了一篇文章,然后被作者深邃的文字、严密的逻辑、磅礴的知识、充满洞见的思维吸引,一发不可自拔,就扒了更多的文章,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者,是个老书虫,嗜书如命,几乎无书不读,家里藏书好几万,是心理学领域专家,对互联网技术、中外经典都有很深的涉猎,自己也是国内一家脑科学公司的CEO。他无不讽刺了所有当时流行的知识付费,戳破了智识灌输的伪命题,他在豆瓣上开出了一份书单《开智正典》,是他对自己读过的书作出评价后,开出的书单,100本涉及各个学科,至少是杰作以上的级别。按他的观点,真正的好书不多,这些书是学科的基础,是书中之书,精读这些书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掌握的这些信息的差异最终会拉开与其他人的差距。最终,我走了这条道,工作之外走跨学科之路,走智识之路,不在被碎片化和知识权威迷惑,读原典,读经典,跨学科,走最难最慢的路,也是自己的路。

杨志平就是一个引子,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路,直接或者间接因由他,我与很多很多的牛人结缘:亚当.斯密、达芬奇、斯坦诺维奇、达尔文、史蒂芬.平克、彼得.德克鲁、赫尔伯特.西蒙、查理.芒格、格雷厄姆、富兰克林、摩根、卡内基、詹姆斯.马奇、侯世达、老子、孔子、孟子、孙子、司马迁、司马光、释迦牟尼、慧能、王船山、曾国藩、王阳明、毛泽东等。从此我的内心就有了安放,无论外界怎么变换,不断地与原典这些先哲牛人的对话中感受的智慧,让我有了底气和自信。

我的第五次思想转变是flomo卡片大法,促使我重建博客,开始写作。关于这次改变还需等待时间验证再做结论,期待35岁,我能肯定这一答案。

遗憾和教训

  • 大学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也没有意识去寻找,更没能力抵制短期的满足感
  • 爱好太多,看小说和玩游戏消耗了大部分无意识的时间
  • 情商太低,很多人情世故懂得太晚,对很多人和事充满理想主义看法,缺乏现实实现途径,也没有花时间去琢磨钻研
  • 性格过于急躁,沉不住气,遇到紧急情况总是很慌乱,遇到难过的事情也是抑郁难出,遇到开心的事情也是容易得鱼忘筌,顾此失彼
  • 短期内容易专注于一件事情,不太容易一心二用,是好处,也是坏处
  • 对于自己个人要做的事情决心不是真的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在工作中计划的严格要求的程度,所以导致自己的计划效率很低
  • 虽然总是嘴上说是内在驱动的人,但是现实上还是更被外界驱使更多,追求荣誉、职级和金钱,这也是很多时候的衡量指标,总体上体现出是外部驱动的一个人
  • 自傲和自卑并存,基本上对其他人吹捧和仰慕的人充满天然敌意和藐视,觉得不过如此,自己也行,有时候又为自己的出身和经历感觉自卑
  • 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关注,不感兴趣的就无视
  • 生活习惯一直不是很好,直到17年以后才有所改善
  • 总体上是一个谨慎和胆小的人,但在关键的人生节点敢于抉择,总结下来一是自己个人奋斗无所依仗,害怕失去和走弯路;二是偏向稳定,走大而全,做看起来大家觉得靠谱的事情;三是有些在乎周围人的看法,期望满足父母家人朋友的预期,也从此获得些许虚荣感
  • 总体上属于志大才浅,但又充满不甘心,可能一辈子要在卓越和平庸之间挣扎前进
  • 比较贪心,过于大局观,导致细节缺乏,追求大而全导致精力分散,在某些专业领域也没有达到非常顶级的水准(业界出名)
  • 社交能力一般,并不善于运营人脉,比较少花心思在人际关系上
  • 一些农业时代的思维很重,有好有坏:比较实在,相信努力就有回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几乎都是注重在个人能力的培养上,觉得只要自己业务能力牛逼了,总有舞台发光。当然也没错,就是维度比较单一,与人生阶段有关系吧

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三十岁了,工作也刚满六年了,老婆也怀孕了,很多时候跟同龄人面临一样的人生课题。除了刚毕业那会儿无休止加班,在当下的舆论环境被称为“卷王”,那会儿还没这个词,这也说明现在内卷化已经是行业共识了。下一步就是要在家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人呢,总是得适应变化,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母子健健康康生产,在工作之余投入点时间抱抱娃,陪伴他成长,是下个人生阶段的最重要事情之一。

职业发展面临瓶颈,不论是行业增长见顶还是大厂职级体系的客观现实,都不得不逼着我选择更“躺平”的心态去面对。人总是要往上走的,不论是新老替换的规律还是人生诉求,不过时间快慢不是你决定的,总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周期拉长其实结果未必是当下看到的,不管怎么样都可以接受。最关键的是要能力配得上位置,能力职级匹配只是平庸,最好是超出一到两个身段。怎么做,靠持续不断地工作实践,靠不断地思考学习,靠主动地寻找机会,当然,需要一点点运气。人自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跨越职业生涯,跨越周期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需要日积月累,不能有丝毫懈怠和丧气。至于为什么要让自己那么累,这可能是自己的理想终究需要自己能变为现实,有欲求必然有动力呗。

读书是前三十年养成的习惯,写作才刚开始,但我感激造物主给我这一躯壳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色声香味触法,总是因个体而言有所偏爱,人类的乐趣并不相通,能享受其中按佛家叫着相,但是芸芸众生啊,你不着相谈何破相,不再次着相怎知这空是非空,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无所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呢?